信息标准中心第四期内部培训

张小溪

本中心固定开展内部培训,至今已举办三期。每期都围绕切身实际展开,第四期培训依然如此,尤其在本职业务上的培训,使得参会人员受益良多。本次培训主讲人为田玉坤、刘霞。两人分别针对编辑与翻译工作,展开详细陈述。

田玉坤作为《特橡》资深编辑,有着多年丰富经验,在编辑文稿上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。她从“科技期刊的编辑加工”出发,分为四个部分,编辑加工注意的问题、编辑加工的步骤、编辑加工的发稿、编辑心得。为编辑,尤其是新编辑进行了深刻的讲解。

 

(田玉坤主持目录)

编辑加工注意的问题中,着重强调了编辑前会遇到的初级问题,比如文稿内容是否涉密?原文作者是否按照编委意见修改?原文存在学术问题?把握好这三点要求,一个初级文稿才能通过第一关。

编辑加工的步骤中,介绍了“四步走”方法。准备工作——加工程序——技术规范——加工范围,这“四步走”也是平常一个编辑的日常工作步骤。《特橡》能出刊,最后的成文都离不开这四个步骤,缺一不可,可谓编辑工作的“核心”。

 

(主持现场)

编辑加工的发稿中,主要介绍了编辑工作的最后一道工序——齐、清、定,“三道坎”。期刊板块等是否齐全?编排格式是否规范化?内容与标题是否对位?发稿前责任编辑和编辑室负责人必须对所发稿件进行全面审查。

最后,是田玉坤多年编辑心得。从心得看出,田玉坤同志热爱编辑事业,身为《特橡》的主力编辑,有信心和热情将重组后的编辑部做大、做强。同时也希望《特橡》在舒本勤主任的带领下,重建新的光辉!

 

(田玉坤编辑心得)

下半场由刘霞主持。刘霞一直从事《橡胶参考资料》翻译工作,有30年深厚的专业功底与翻译水准,在院内、院外也取得专业证书认证,可谓“资深翻译专家”。她从“科技论文标题的汉英翻译”出发,讲解了科技论文所面对的翻译问题。

 

(刘霞工作照)

内容分为三个方面,分别为常见标题的结构、标题中大小写的一般格式、应注意的几个问题。

常见标题的结构中,罗列出了许多人都会碰到的问题。标题往往翻译的教条、搬硬套,死译硬译,应根据不同情况,力求用适当的结构形式表现标题的内涵,突出文章的核心内容,如词义引申、词类转换、意译删减、改译法等。

(标题举例)

标题中大小写的一般格式中,强调了标题格式常见的错误。实词首字母大写、重要提示性标题大小写、第一个词的首字母大写等问题。总之,翻译标题前应了解文章内容,仔细推敲标题的涵义,理解上下逻辑关系,专有术语应正确表达,使标题译得准确、简洁、清晰。

 

(问题举例)

最后,一些注意的问题,值得我们所有从业人员学习。标准中省略冠词、连词的使用、标题中省略套语、在标题中尽量不出现缩写。这些问题不仅针对翻译工作者,同样收益其他行业人员。

 

(培训现场1)

 

(培训现场2)

本次培训圆满结束,在场人员收获满满。大家认真观看培训课件,仔细记录培训笔记,从中自我反思工作上的不足,通过培训学习弥补专业上的空缺,提高自我水平,为信息标准中心“两刊”发展更上一层楼!